河北畜牧网 > 会展信息
【芯品推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发病特征和防治措施
来源:天康生物 时间:2020-6-15 11:06:21 浏览:7711次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以及各年龄段猪的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在临床上可引起病猪耳部发绀呈蓝紫色,故俗称“猪蓝耳病”。

  本病是诱发猪高热病的重要原发性疾病。现就本病的发病特点和防治措施进行简要概述,希望具有一定的临床实际指导意义。

 A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发病特点与诊断

  PRRS发病特点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多持续2周或者2周以上,所有年龄的猪只均可发病,发病率为5%~75%。多见采食量下降、精神沉郁、急性病毒血症或淋巴细胞减少、发热(40~41.5℃)、呼吸困难以及四肢皮肤出现短暂的“斑点”样充血或发绀等临床特征。第二阶段持续时间可达数月,主要特征为怀孕后期感染的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等繁殖障碍,其所产活仔抵抗力下降,并继发病毒和细菌感染,断奶前病死率高。

  1 母猪发病特点

  急性发病母猪的病死率通常为1%~4%,严重者流产率可达10%~50%,并且伴有共济失调、转圈、轻瘫等神经症状。在急性感染病例中也有部分感染母猪不表现出临床症状。通常5%~80%的母猪会在怀孕后第100~118天产仔,所产仔猪中有不同数量的弱仔、新鲜死胎(分娩过程中死亡)、自溶死胎(褐色)和部分木乃伊胎儿或完全木乃伊胎儿。母猪围产期的病死率可达1%~2%;耐过母猪在此之后发情延迟并且空怀率升高。

  2 公猪发病特点

  急性病例表现厌食、精神沉郁和呼吸道症状外,公猪还表现出性欲缺乏和不同程度的精液质量降低。

  3 哺乳猪发病特点

  早产和弱仔的哺乳猪的病死率非常高(约60%),并伴精神沉郁、消痩、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咳喘和眼结膜水肿。有时个别哺乳猪会出现振颤或划桨运动,前额轻微突起,贫血,血小板减少,并伴有脐部等部位的出血、细菌性多发性关节炎以及脑膜炎。

  2 断奶和生长猪发病特点

  保育期或生长/肥育期猪经常表现为厌食、精神沉郁、体表皮肤充血、呼吸困难、被毛紊乱、日增重减少以及猪群整齐度较差等特点。断奶仔猪病死率高达12%~20%。常与链球菌性脑膜炎、败血性沙门菌病、副猪嗜血杆菌感染、渗出性皮炎、疥癣和细菌性支气管肺炎等并发。

  由于临床上存在大量的亚临床感染,且不同猪群发病后的临床症状可能不同,因此只有在爆发急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时,临床诊断才具有意义。Cromwijk提出了一种简单的临床诊断方法,共有3项指标:①流产或早产超过8%;②死胎超过20%;③仔猪出生后第一周死亡超过25%,在14天内,如果三项指标有两项符合,则临床诊断成立。显然这种标注只适合于急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B蓝耳病防止对策

  应以防控高致病性蓝耳病为重点,采取综合控制策略。

  1 生物安全


  蓝耳病传播源主要是猪,包括PRRSV感染带毒猪、感染母猪所产仔猪,无症状带毒猪。此外,运输工具、使用物品(精液、粪尿等)以及人员(手、衣服、靴等)也存在带毒的风险。

  2 免疫管理

  所谓免疫管理,即考虑蓝耳病疫苗的使用策略。目前蓝耳病疫苗并不是一种治疗性疫苗,只适用于疫病的预防。感染蓝耳病后,除加强生物安全防范外,应选用安全、有效、可鉴别的疫苗进行免疫。在猪场疫情稳定后应按既制定的免疫程序免疫,否则会造成PRRSV再次感染。在免疫程序上,后备母猪通常在交配前进行免疫,小猪一般在母源抗体消失前免疫,种公猪和妊娠母猪不宜免疫弱毒苗。

  3 蓝耳病感染状态的检测

  通过监测和感染状态评估,将猪群蓝耳病存在形式分成以下几种情况:

  (1)蓝耳病阴性猪场;

  (2)蓝耳病阳性稳定场;

  (3)蓝耳病阳性不稳定场;

  (4)蓝耳病疫情发生猪场。

 针对不同发病状态猪场,建议采取的防治措施:

  1、蓝耳病阴性猪场

  a)不建议使用疫苗;

  b)做好生物安全措施,严格防止蓝耳病的传入;

  c)引种过程要严格监测和检疫,禁止引入阳性种猪(抗原抗体应均为阴性);

  d)定期对猪场进行监测,保持抗原抗体双阴性状态。

  2、蓝耳病阳性稳定猪场

  指母猪蓝耳病呈阳性,但繁殖不受影响,生长群稳定。

  a)不能轻易更改免疫程序,疫苗的使用是必须且有效的。国外使用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能够阻断疫病的传播,但面对国内复杂形势,很难做到不免疫就能“独善其身”;

  b)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

  c)强化猪场环境卫生与消毒,切断其传播途径;

  d)禁止引入阳性种猪。

  3、蓝耳病阳性不稳定猪场

  母猪群阳性,但繁殖不受影响;生长猪群感染且发病。

  a)加强猪场的卫生与消毒,减少病毒在猪群的循环和传播;

  b)依据生长猪的感染和发病情况,适当使用减毒活疫苗;

  c)不可轻易更换其他厂家疫苗。生产稳定后,做好血清学监测,及时免疫,提高群体免疫力。此外,更换疫苗不但影响猪群保护率下降,还会对其他疫苗产生免疫干扰,例如天津株蓝耳活疫苗完全不会影响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

  d)防止猪群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

  e)引进的阴性后备猪及早在配种前与母猪混养和驯化。

  4、蓝耳病疫情发生猪场

  指母猪存在繁殖障碍(如流产、死胎),发热或无症状的状态,经实验室确诊为蓝耳病。

  a)根据猪群流行毒株基因型,选择合适的减毒活疫苗;同等免疫效力下,毒力低的疫苗安全性越好,可作为首选。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母猪,配种前免疫一次;生长猪群,依据感染和发病状态,提前3-4周进行免疫,可间隔1个月免疫1-2次;

  b)防止发病猪群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

  c)强化猪群的卫生消毒,减少病毒在猪群的循环和传播;

  d)病死猪、粪便、污染物无害化处理;

  e)引进的阴性后备猪及早在配种前与母猪混养和驯化;

  f)猪群生产稳定后应停止蓝耳病活疫苗的免疫。


 
相关信息  
专家重磅定档!助力河北8·18养猪技术交流大会 [2025-7-22]
产学研企聚合力 增效降本促升级——“冀之行”猪场技术服务公益活动纪实(系列四) [2025-7-18]
沽源猪企的奋进:以初心绘新篇——“冀之行”猪场技术服务公益活动纪实(系列三) [2025-7-17]
会议前瞻 | 第十四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中英文版日程大纲正式公布! [2025-7-16]
聚焦一线倾心声 服务产业助前行——“冀之行”猪场技术服务公益活动纪实(系列二) [2025-7-10]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河北畜牧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311-85282353;电子邮箱:trjg123@163.com。

更多>>

信息速递

专家重磅定档!助力河北8·1…

[详细]
产学研企聚合力 增效降本促升级——…
沽源猪企的奋进:以初心绘新篇——“…
会议前瞻 | 第十四届李曼中国养猪大…
聚焦一线倾心声 服务产业助前行——…
把脉产业寻痛点 精准服务解难题——…
邀请函!2025中国北方畜牧业博览会暨…
2025第四届河北8·18养猪技术交流大…
2025第四届河北8·18养猪技术交流大…
河北省成立河北省肉类行业协会蛋品分…
让“小鸡蛋”撑起“大民生”擦亮河北…
2026中国(甘肃)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
更多>>

政策发布

统一养殖场备案要求和标准 …

[详细]
《畜禽养殖场备案管理办法》公布,20…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全国智慧农业行…
全国畜牧总站发布畜牧业应对暴雨高温…
最高每年奖补3000万元!四川出台一揽…
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
农业农村部批准1个新饲料品种和3个新…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疾病…
农业农村部批准88家公司生产的187种…
养猪人必看十二条措施!推进我省畜牧…
农业农村部印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农业农村部批准26家单位申报的8种兽…
关于我们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畜牧网 电子邮件:trjg123@163.com 冀ICP备18009867号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华东路106-1号金领大厦2-1-1613 电话:0311-8528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