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畜牧网 > 生猪
炎炎夏日,如何做好繁殖工作?
来源:养猪信息网 时间:2018-6-27 15:19:35 浏览:5283次

       炎热季节对于养殖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闷热的天气,潮湿的环境,昼夜不稳定的温度,有漫天飞舞的蚊虫,更有无处不在的霉菌以及病原微生物,这些环境因素对养殖生产有着巨大的影响。
  首先,天气原因对母猪的生产影响,使得临产母猪在产床上的中暑发生几率最大,高温应激加上母猪特殊的生理时期所造成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出现中暑现象。因此,在炎热季节如何降低热应激成为母猪管理的重点,主要措施有四大方面:
  1温度方面
  增加降温、通风设备(像冷风机、湿帘、恒温空调、淋水设备等)运行时间和强度,尤其在中午和闷热时段增加使用设备。
  2饲喂方面
  根据猪只的生理生活特点调整饲养管理方式,饲喂时间应该进行调整,早晨饲喂在六点钟左右,中午提前到十一点左右饲喂,晚上在七点以后比较适合,避开高温的中午和下午,让其在最舒服的环境下进食。
  3添加剂方面
  增加抗热应激类添加剂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
  4营养方面
  合理调控猪饲料的营养结构,在炎热夏季宜增加青绿多汁饲料的比例,通过添加粗纤维日粮可以加快肠道蠕动,从而减少便秘现象的出现。
  其次,猪在夏季不好管理的原因除了温度等外界环境因素外,还和以下两个因素分不开:
  1外界病原压力增加
  每一种生物都有其进化的一个过程,从大到小,哪怕是微不可见的细菌、病毒都有其生长发育的自身特点和规律,在养猪管理和临床上的常规经验告诉我们,猪的病毒病在冬季高发,细菌病夏季高发;夏季高温高湿,各种蚊虫滋生,细菌的繁殖速率很快,这样各种疾病在以猪为核心的环境中大幅增加,使在产房的母猪所承受的疾病感染压力更大,尤其是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增加了母猪产科类疾病发生的同时,也造成产房仔猪的腹泻率增加,成活率降低等。
  2自身生理时期和特点改变造成母猪压力增加
  在产房这个特殊的场所,管理好母猪不容易,在临产前,母猪开始下奶,并且乳房当中充满了乳汁,在高温环境下极易发生变质,此时母猪通过呼吸散热,极易造成血液循环系统发生变化,血液流动分配的改变,导致身体的各个机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同时母猪在生存环境下的运动不足等因素也导致母猪血流缓慢,乳汁极易变质,从而诱发乳房炎,奶水变质,直接造成乳房炎和仔猪腹泻的发生。
  还有由于天气炎热,母猪体质会明显下降,生产时产程变长等,都能够引发疾病,这些因素还会直接影响到母猪产后体质恢复与再发情配种的时间。
  在炎热季节受孕的母猪,到了生产时,经常会出现产仔率低,返情现象频繁,发情间隔时间延长等现象。为了管理好母猪群,尤其是使产房里的母猪能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体质,可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环境消毒
  为了减少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要在产前对母猪体表的清洗和消毒(尤其在母猪进入产房时做好体表的清洗消毒)。
  为了减少带入有害物质,要在临产时做好对母猪乳房的清洗消毒。
  2产前
  在母猪生产时,要先预防乳房炎和产科类炎症的发生。
  3药物
  在母猪生产前后、仔猪断奶前后添加一些消炎类药物。
  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1保证营养的充足
  天气炎热,公猪的采食量也会不断地下降,可以添加青绿多汁饲料。
  2保证运动量
  每天公猪都需要运动(运动的时间要选在早晚天气凉爽的时候进行),以提高种猪的精液品质和利用年限。
  3保证繁殖能力
  提高体质和维持健康。
  在炎热的季节,生产管理最为主要的工作是通风降温,维持繁殖群的正常生产,既要做好夏季的生产管理,更要为秋冬季的生产做好准备。

 
相关信息  
国家统计局:2025年2月上旬生猪价格环比下跌3.8% [2025-2-17]
中小规模猪场降本增效的策略 [2025-7-11]
2025年7月11日中国仔猪价格统计 [2025-7-11]
7月11日中国内三元猪价格下跌 [2025-7-11]
7月11日中国外三元猪价格偏弱 [2025-7-11]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河北畜牧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311-85282353;电子邮箱:trjg123@163.com。

更多>>

信息速递

聚焦一线倾心声 服务产业助…

[详细]
把脉产业寻痛点 精准服务解难题——…
邀请函!2025中国北方畜牧业博览会暨…
2025第四届河北8·18养猪技术交流大…
2025第四届河北8·18养猪技术交流大…
河北省成立河北省肉类行业协会蛋品分…
让“小鸡蛋”撑起“大民生”擦亮河北…
2026中国(甘肃)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
邀请函 | 越南生猪产能缺口攀升至20…
京津冀蛋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熬过低…
太行鸡养殖技术培训与经验交流会成功…
超前点映!《揭秘2025第四届河北8·18…
更多>>

政策发布

最高每年奖补3000万元!四川…

[详细]
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
农业农村部批准1个新饲料品种和3个新…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疾病…
农业农村部批准88家公司生产的187种…
养猪人必看十二条措施!推进我省畜牧…
农业农村部印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农业农村部批准26家单位申报的8种兽…
内蒙古2025年奶牛性控冻精、奶羊冻精…
2025年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
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控兽药企业6家、…
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控兽药企业6家、…
关于我们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畜牧网 电子邮件:trjg123@163.com 冀ICP备18009867号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华东路106-1号金领大厦2-1-1613 电话:0311-8528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