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畜牧网 > 生猪
一天跌3次,“猪周期”越来越没规律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18-5-4 15:15:40 浏览:6427次

     一头猪从赚600元到赔300元,一头仔猪价格仅为两年前的四分之一,价格跌得“一天三个价”……从今年春节直至今天,“跌跌不休”的生猪价格越来越让养猪大户“摸不着头脑”。面对越来越没规律的“猪周期”,一些养殖大户准备“清盘”离场,另一些大户则企图逆市“抄底”、扩大养殖规模。
  

     “猪坚强”为何倒下?生猪价格为何急速变脸?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如何防止农产品“大涨伤民,大跌伤农”的涨跌怪圈?
  


      跌狠了——每头猪从赚600元到赔300元
  


     “两年前刚养猪时,一斤10元,一头能赚600元。”22岁的吉林省梨树县养猪大户吴昊在两年前开始跟着父亲养猪,年出栏生猪约1000头。“我爸养了10多年猪,经历了几轮‘猪周期’,我第一次经历大跌,价格‘过山车’太猛烈了。”吴昊说,他现在希望存栏的猪慢点长肉,“有200头即将出栏,按照现在每斤四块五六的价格,一头至少赔300多元。”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4月份第1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1.14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1.8%,其中东北地区已跌至9.88元∕公斤。
  


      “现在是一天三个价,一个比一个低,干豆腐都比猪肉贵了。”吴昊说,今年春节后,生猪价格快速下跌,“今年2月我卖掉了300头,当时一头赔了100多元”。
  

      “去年年中,猪价就有下跌迹象,持续了两年多的‘猪坚强’现在算是趴在地上了。”养猪22年的梨树县养猪大户王亚芹比较“淡定”,“现在已经是2014年5月以来的最低点了,价格谷底还得徘徊一段时间。”
  


      拥有8个猪场、年出栏5万头的吉林红嘴种猪繁育有限公司以繁育商品仔猪和种猪为主,今年1至3月亏损300多万元,而该公司去年利润500多万元,2016年利润更是高达2000多万元。“20斤的商品仔猪在2016年春时每头卖780元,现在就300元左右。”该公司副总经理王昶说,商品仔猪的“冷暖”能看出价格变化,猪价高位持续两年多,养殖户扩产冲动强。
  


      吴昊在2016年猪价高峰时投资10万元新建一栋存栏200头的猪舍。“当时市场都疯了,仔猪800元一头我们都要,养多少都能高价卖,猪贩子挑猪时啥猪都要。”
  

       跑慢了——“猪周期”越来越没规律
  

      “一年涨、一年平、一年跌”,多年来,我国生猪行业呈现周期性波动,被称为“猪周期”。不少养猪企业和大户扩能或是减产都是依据其多年对“猪周期”的观察。
  


      记者梳理发现,2006年起,国内生猪价格经历了三轮涨跌周期:2006年中至2008年初上涨,2008年至2010年下跌;2010年4月至2011年8月上涨,2011年9月至2014年4月下跌;2014年5月至去年初的上涨和此后的逐步走低。
  

      让王昶、王亚芹等企业管理者和大户难以捉摸的是看似规律的“猪周期”却越来越没有规律,以往三年左右的一个波动周期正在被拉长,波动幅度变大。
  


      “我们的一个猪场已经从存栏900头调减到500头,但还是跑慢了。”王昶说,“此前已预料到猪价会下行,但下降幅度和速度出乎意料。”
  


      事实上,猪价涨跌的基本原因离不开供需变化。一位先后在四川、吉林等地经营管理生猪及饲料企业20多年的业内人士为记者画了一幅猪价涨跌“路线图”:肉价上涨——母猪存栏增加——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
  

      “这次下跌,是因为前期高价刺激产能扩张。”该业内人士表示,近年生猪行业国内规模化养殖占比快速增长,“大量中小散户‘倒’在前几轮‘猪周期’,企业、大户抗风险能力较强,波动周期也拉长了。”
  


       路在哪——“半”产业链何时迈向全产业链
  

       “我估计今年秋收时,价格能上来。”吴昊前不久决定出手“抄底”,以平均每头230元购进了300头仔猪,“现在看即将出栏的200头猪肯定赔了,我就赌这300头。”
  


        还有400头猪存栏的王亚芹则准备“割肉”离场,“预计2020年之前猪价都不会太好。”王亚芹通过对周边养殖大户的观察发现,短期内市场供大于求局面不会改变,“不少还在扩大规模,价格下跌没让大家真正害怕”。
  

       时间拉长的“猪周期”不仅在很多地方“逼退”了养殖100头以下的中小户,也让养猪大户出现分化。在吉林省农产品价格专家梁琦看来,分化的背后是大市场与养殖户之间仍然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她表示,破解包括“猪周期”在内的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需健全大数据等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符合国情农情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主动服务。
  

 

       有业内人士表示,生猪产业存在“大而不强”问题,“半”产业链特征明显,养殖、屠宰、冷链物流、深加工等环节仍然割裂,虽然很多大型企业正努力构建全产业链,但仍需较长的过程。王昶举例说,目前运输仍以活体运输为主,冷链物流并不普及,正说明国内生猪产业链还远未形成。

 
相关信息  
猪圆环病毒病流行现状及对养猪生产的影响 [2025-4-3]
国家统计局:2025年2月上旬生猪价格环比下跌3.8% [2025-2-17]
春季养好母猪的重要性,你都知道吗? [2025-4-3]
春季猪群应激和疾病高发,该如何避免? [2025-4-3]
3月豆粕下跌超600元/吨!双胞胎、正虹等饲料降价200元/吨...... [2025-4-3]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河北畜牧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311-85282353;电子邮箱:trjg123@163.com。

更多>>

信息速递

河北省农技协养猪专委会关于…

[详细]
河北省生猪产业创新团队关于召开“第…
第九届南农猪业大会暨2025钟山猪业展…
2025年河北省鸽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成功…
10月相约济南!关于举办第40届(2025)…
首轮邀请 | 2025第三届中国本土猪暨…
解锁新机 相邀共鉴||第六届2025河北…
金鸡论坛—— 2025家禽产业链TMF协同…
关于举办第40届(2025)山东畜牧业博览…
动物病原与生物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首轮邀请 | 2025第三届中国本土猪暨…
关于举办2025中国蛋鸡与蛋品产业发展…
更多>>

政策发布

农业农村部召开常务会议 审…

[详细]
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2025年“绿剑护粮…
国务院发布新政,养殖业要将面临重大…
奶业风口来了,农业农村部等三部门联…
湖北八部委联合出台“牛十条” 力促…
2025年中央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清单
湖北八部门联合出台“牛十条”,助力…
“产业链升级+智慧转型!2025两会畜…
2025两会畜牧业新政策亮点速览
生猪养殖相关政策法规你一定要懂!
畜禽养殖“三补一贷”新规:千万补贴…
锡林郭勒盟出台了稳定肉牛产业高质量…
关于我们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畜牧网 电子邮件:trjg123@163.com 冀ICP备18009867号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华东路106-1号金领大厦2-1-1613 电话:0311-8528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