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畜牧网 > 家禽
H5N1禽流感:全球危机下,人类如何破局?
来源:现代畜牧网 时间:2025-3-21 8:36:46 浏览:3202次

     禽流感肆虐,数据触目惊心

  在过去数年间,禽流感如一场极具破坏力的风暴,席卷欧美地区,给家禽养殖业带来了沉重打击。2021 - 2022 年,欧洲因禽流感损失了 4770 万只养殖家禽,众多养殖户心血付诸东流,养殖场陷入困境。美国的状况更为严峻,在最近爆发的疫情中,至少 1.66 亿只家禽被扑杀。这些冰冷的数据,充分凸显出禽流感的巨大危害,不仅关乎家禽生命,更与社会民生紧密相连。

  多维度冲击,影响远超想象

  禽流感的影响并不局限于家禽养殖业,其对粮食生产、农村就业、社会经济和物价水平等多个维度均造成了严重影响,其影响的深远程度超乎预期。

  从粮食生产层面来看,家禽的大量死亡致使禽肉和禽蛋产量大幅下降。以美国为例,大量家禽被扑杀,使得火鸡、鸡肉等禽肉产品的市场供应量急剧减少。2022 年,美国火鸡产量因禽流感受重大影响,感恩节期间火鸡价格大幅上涨,消费者购买成本显著增加。禽肉和禽蛋产量的减少,打破了原有的市场供需平衡,进而影响整个粮食生产体系的稳定性。

  在农村就业方面,禽流感给相关产业带来重创,导致大量就业岗位流失。家禽养殖行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农民以此为生。禽流感的爆发使养殖场纷纷减产甚至倒闭,大量从事家禽养殖、运输、销售的人员失去工作。从养殖场工人到运输司机,再到市场上的家禽销售商,众多从业者陷入失业困境,生活来源受到严重威胁。

  从社会经济角度而言,禽流感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家禽养殖业的萎缩不仅使相关企业遭受巨大损失,还对上下游产业产生连锁反应。饲料生产企业因家禽养殖数量减少,订单大幅下降,面临产能过剩问题;禽肉加工企业则因原材料短缺,生产陷入困境。整个产业链的运转受阻,经济增长受到拖累。据统计,禽流感给全球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仅在欧洲,2021 - 2022 年的禽流感就导致了数十亿的经济损失,涵盖养殖、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

  物价水平也受到了禽流感的冲击。禽肉和禽蛋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品,其供应量的减少必然导致价格上涨。在美国,由于禽流感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影响,2022 年新鲜去骨去皮火鸡胸肉的零售价创下历史新高,较上一年同期高出 112%;鸡蛋批发价格也飙升至历史最高纪录。在英国,禽流感引发的鸡蛋短缺和定量配给预计将持续到圣诞节之后,鸡蛋价格随之上涨。物价的上涨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生活成本,还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稳定构成威胁。

  病毒跨界,新危机初现

  禽流感对家禽养殖业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已令人担忧,而其在物种间的传播,更让科学界高度警惕。原本主要在家禽和野生鸟类中传播的禽流感病毒,如今已跨越物种界限,开始在野生或家养哺乳动物中传播,甚至波及动物园内的动物、人类宠物及奶牛。

  在美国,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H5N1 从鸟类传播至奶牛,并已在哺乳动物之间传播,包括奶牛之间以及从奶牛传播给猫和浣熊。研究人员通过病毒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建模和流行病学信息,确定当来自得克萨斯州的受感染奶牛被转移到俄亥俄州健康奶牛所处的农场时,病毒在奶牛群体之间传播。测序结果还显示,该病毒已传播给猫、浣熊和在受影响农场死亡的野鸟。猫和浣熊很可能因饮用受感染奶牛的生牛奶而染病,野鸟感染可能与环境污染、挤奶或清洁挤奶室产生的气溶胶有关。

  在欧洲,西班牙加利西亚一个拥有超过 5 万只水貂的农场暴发大规模禽流感疫情,约 4% 的水貂死于与禽流感相关的出血性肺炎。研究人员还从四只水貂中检测到 H5N1 病毒的重要基因突变,该突变可增强病毒在动物细胞内的复制能力,推测病毒可能开始在水貂之间互相传播。为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当局将该养殖场的所有水貂全部扑杀。

  海洋哺乳动物也未能幸免。美国缅因州海岸海豹搁浅事件激增,从今年 5 月 10 日至 7 月 4 日,共发生 92 起海豹搁浅事件,数量是往年的 3 倍,搁浅海豹的死亡率高达正常情况的 3 倍。最近 4 只因搁浅死亡的海豹,禽流感病毒检测结果均呈阳性。这些海豹可能因上岸后与被感染的鸟类或带有病毒的鸟粪密切接触而感染禽流感。且海豹可将其他类型的流感传染给其他海豹,因此禽流感在海豹群体中传播的可能性不容忽视。

  病毒的跨物种传播引发了科学界的高度关注。一旦病毒在哺乳动物中适应并进一步变异,就有可能获得感染人类的能力,甚至实现人际传播。从过往经验来看,许多病毒都是从动物传播到人类,进而引发大规模公共卫生事件。例如,HIV 病毒最初来自非洲灵长类动物,后来传播到人类,引发全球艾滋病疫情;SARS 病毒被认为是从果子狸传播到人类,在 2003 年造成严重公共卫生危机。如今,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中的传播,无疑为人类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警惕其可能带来的更大威胁。

  人际传播风险,迷雾中的隐忧

  在禽流感危机中,人类感染病例的情况备受关注。截至今年 1 月,美国共有 67 例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病例,其中 1 例死亡;英国也在 1 月报告了第一例相关病例。尽管从整体数据来看,人类感染禽流感的病例相对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每一个感染病例背后,都可能潜藏着病毒进一步变异和传播的风险。

  欧洲食品安全局的研究表明,已在 H5N1 病毒中发现 34 种关键基因突变,这些突变使得禽流感病毒更容易从动物传染给人类,并更易被复制,从而增加了人际间传播的可能性。这一发现引发了人们对禽流感未来发展的担忧。

  高级官员 Alessandro Broglia 指出,病毒目前只是偶然变异出传播给人类的突变,在评估的 27000 个病毒序列中仅有 144 个含序列具备人际传播所需的条件,且主要出现在亚洲和非洲的病例中,尚未在欧洲被发现。虽然目前欧洲未出现具备人际传播条件的病毒序列,但这并不意味着欧洲可以高枕无忧,病毒的变异是一个动态过程,不能因暂时未在某地区出现就放松警惕。

  回顾历史,许多病毒的变异和传播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例如,1918 年的西班牙大流感,最初从动物传播到人类,随后在全球迅速传播,造成数千万人死亡。虽然目前禽流感病毒人际传播的风险相对较低,但不能忽视其潜在威胁。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最近感染美国奶牛的 H5N1 “禽流感” 病毒中的一个突变,可能会增强这种病毒附着在人类细胞上的能力,从而增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风险。这种潜在风险犹如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带来威胁。

  在此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刻,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需加强对禽流感病毒的监测和研究,及时掌握病毒的变异情况和传播动态。唯有如此,才能在病毒发生变异和传播时,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人类的健康和安全。

  全球行动,共筑防疫防线

  面对禽流感带来的严峻挑战,国际社会积极行动,携手共筑防疫防线。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等国际组织发挥引领作用,呼吁各国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共同应对这场危机。

  加强监测是防控禽流感的关键环节。各国应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对家禽、野生鸟类以及哺乳动物进行密切监测,及时发现病毒踪迹。通过定期采集样本、进行病毒检测和基因测序,可更好地了解病毒的传播路径、变异情况和感染范围,为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通过与各州卫生部门、农业部门以及兽医实验室合作,建立了广泛的禽流感监测网络,对家禽养殖场、野生鸟类栖息地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禽流感病例。

  提升疫情应对能力也至关重要。一旦发现禽流感疫情,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这包括对感染区域进行隔离、扑杀受感染的家禽、对养殖场进行消毒等。在疫情严重地区,还需启动应急预案,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例如,在西班牙加利西亚的水貂养殖场暴发禽流感疫情后,当地政府迅速行动,将养殖场的所有水貂全部扑杀,并对养殖场进行严格消毒和封锁,成功阻止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值得关注的是,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即将推出一项为期十年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预防和控制全球战略。该战略将为各国提供全面框架,指导各国在禽流感的预防、监测、控制和应对等方面开展工作。它涵盖加强生物安全措施、提高疫苗研发和应用水平、促进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旨在从源头上遏制禽流感的传播,保障全球的粮食安全和公共卫生。

  国际合作在禽流感防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禽流感是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各国需加强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资源协作,共同应对禽流感的挑战。通过分享疫情信息、交流防控经验和技术,各国可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提高防控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例如,中国和美国在禽流感防控方面开展合作,双方在现有 SPS 合作框架下,继续深入开展禽流感防控合作,及时通报信息,开展相关技术交流活动,共同提高防控能力。

  公众也应在防疫行动中发挥作用。公众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接触生病和死亡的动物,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动物卫生当局报告。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减少病毒传播风险。同时,要关注禽流感防控的相关信息,积极支持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工作,共同为防控禽流感贡献力量。

  在与禽流感的较量中,全球行动、携手合作是战胜疫情的关键。只有各国政府、国际组织、科研机构和公众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禽流感的传播,保障人类的健康和安全,维护全球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让我们行动起来,为了共同的未来,为了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健康,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疫防线。

  个人与社会,行动刻不容缓

  禽流感危机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它不仅反映出生活的脆弱性,也考验着社会应对挑战的决心和能力。作为普通民众,虽无法像科研人员那样深入研究病毒,也不能像政府部门那样制定宏观防控政策,但可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为防控禽流感贡献力量。

  避免接触野生禽鸟是重要举措。野生禽鸟是禽流感病毒的重要宿主,在迁徙过程中可能携带病毒并传播到不同地区。民众应克制好奇心和爱心,不随意接触、投喂野生禽鸟,尤其要远离病死或行为异常的禽鸟。曾有摄影爱好者为拍摄独特野生鸟类照片,冒险进入野生鸟类栖息地,不幸感染禽流感病毒,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痛苦。此案例警示我们,一时冲动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注意饮食卫生同样关键。购买禽类产品时,应选择正规市场或超市,确保来源可靠。禽肉和蛋类要彻底煮熟煮透,避免食用生或半生的禽类产品。处理生禽肉时,应使用专用刀具和砧板,防止交叉污染。曾有家庭主妇处理生鸡肉后未及时清洗刀具和砧板就切蔬菜,导致家人感染细菌。虽非禽流感病毒,但也提醒我们饮食卫生不容忽视,任何细节都关乎健康。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禽流感的重要防线。要勤洗手,尤其是接触禽类或其排泄物后,应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避免用手直接触摸口、鼻、眼睛,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这些看似简单的习惯,能在很大程度上阻挡病毒入侵。若每个人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病毒传播途径将大大减少,可创造更安全的环境。

  除个人努力外,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参与也不可或缺。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禽流感防控的投入,加强监测和疫情应对力度,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公众正确应对;科研机构应加快疫苗研发和病毒研究步伐,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加强禽类养殖、加工和销售环节的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媒体应发挥宣传和监督作用,传播科学知识,曝光不良行为。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才能在与禽流感的较量中取得胜利。

  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关注和参与禽流感防控行动。每一个微小行动,都可能汇聚成战胜禽流感的强大力量。相信在共同努力下,定能守护好人类的健康和安全,让生活重回安宁与美好。

 
相关信息  
哈兽研打破国外垄断,建立禽白血病检测净化技术体系 [2025-4-1]
H5N1禽流感:全球危机下,人类如何破局? [2025-3-21]
美国鸡蛋涨价延续至2025年 [2025-1-14]
磷水平对蛋鸡健康及鸡蛋质量的影响 [2025-4-1]
鸡的采食量与饲料营养浓度 [2025-4-1]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河北畜牧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311-85282353;电子邮箱:trjg123@163.com。

更多>>

信息速递

10月相约济南!关于举办第40…

[详细]
首轮邀请 | 2025第三届中国本土猪暨…
解锁新机 相邀共鉴||第六届2025河北…
金鸡论坛—— 2025家禽产业链TMF协同…
关于举办第40届(2025)山东畜牧业博览…
动物病原与生物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首轮邀请 | 2025第三届中国本土猪暨…
关于举办2025中国蛋鸡与蛋品产业发展…
珍谋钧略十周年公益大讲堂欢迎您
2025济宁国际蛋品产业发展峰会 第一…
创新链未来!2025好猪苗养成大会暨仔…
最新议程!2025中国猪业6元成本突围…
更多>>

政策发布

农业农村部召开常务会议 审…

[详细]
国务院发布新政,养殖业要将面临重大…
奶业风口来了,农业农村部等三部门联…
湖北八部委联合出台“牛十条” 力促…
2025年中央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清单
湖北八部门联合出台“牛十条”,助力…
“产业链升级+智慧转型!2025两会畜…
2025两会畜牧业新政策亮点速览
生猪养殖相关政策法规你一定要懂!
畜禽养殖“三补一贷”新规:千万补贴…
锡林郭勒盟出台了稳定肉牛产业高质量…
内蒙古自治区发布农村牧区畜牧业生产…
关于我们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畜牧网 电子邮件:trjg123@163.com 冀ICP备18009867号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华东路106-1号金领大厦2-1-1613 电话:0311-8528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