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鸡肉市场增长可观,泰森动手了...... |
来源:好奇心日报 时间:2018-6-11 8:58:16 浏览:5333次 |
当地时间6月4日下午,美国最大的肉类公司泰森食品(TysonFoods)宣布收购鸡肉生产商TecumsehPoultry,包括TecumsehPoultry旗下的SmartChicken品牌和两家工厂。
收购条款尚未披露,但泰森表示,计划将TecumsehPoultry作为一家独立的全资子公司运营,并希望保留其大约600名团队成员,包括运营人员、销售团队和管理层。
有机食品市场迅速增长
泰森家禽业务部的首席营销官埃里克·施瓦茨(EricSchwartz)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消费者想要选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选择适合他们生活方式的新鲜有机食品,”“SmartChicken品牌在这一核心有机产品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而这一产品的增长使此次收购成为泰森食品公司的战略选择。”
近年,鉴于全球生活方式的变化与大众对健康食品的追求,美国有机食品市场迅速增长,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农场共生产出售了价值76亿美元的认证有机商品,比2015年的62亿美元增长了23%,有机农场面积增长了15%。其中,有机鸡肉销售额为7.5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了78%。研究公司SPINS的数据也显示,在过去四年里,冷冻或冷藏有机鸡肉的销量增长了约三分之二。
相较于传统鸡肉,为了获得美国农业部的有机认证,有机鸡在饲养过程中必须喂没有农药和化肥等合成物质的有机谷物。在传统肉类生产中经常会用到的治疗或预防疾病的抗生素也被禁止。根据美国农业部的要求,各个有机农场还必须让家禽到户外去,甚至要为自己所养的家禽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这种看似在严格饲养环境下长大的鸡因此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尼尔森的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7年,有机鲜鸡的销量增长了8.6%,是传统家禽销量的四倍多。
TecumsehPoultry,这家成立于1998年的公司,生产气冷式新鲜鸡肉以及熟食鸡肉和各种鸡肉香肠,而气冷式鸡肉是它一贯宣传的卖点。所谓气冷式就是指利用冷空气给鸡做冷却,屠宰作业模式从吊挂开始就采全自动,工作人员不必接触鸡,每只鸡也互不接触。而美国鸡肉行业最常用的方法是水冷式,即以水浸泡帮屠宰后的鸡肉降温。这两种方法都被美国农业部认可为安全的,但一般认为气冷式卫生条件更好。
TecumsehPoultry旗下的SmartChicken品牌销售范围遍及全美50个州,线上线下一起销售。《华尔街日报》4月的一篇报道即称TecumsehPoultry正考虑出售,并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预计TecumsehPoultry今年销售额将达到1.7亿美元,收入约为4000万美元。
泰森家禽部门的主管道格·拉姆齐(DougRamsey)表示:“我们看到是一个可以将另一个品牌引入我们的机会,这将使我们能够占领一个正在增长的市场。”
自2013年以来,泰森一直在扩大其品牌影响力,投资近120亿美元扩大旗舰品牌数量,将JimmyDean香肠和BallPark热狗在内的知名食品品牌收归旗下。目前泰森已经有NatureRaisedFarms和Aidells两个有机食品品牌。 泰森并购升级
并购对于食品业的大公司是必须。今年2月14日,泰森宣布计划从安德森斯集团(TheAndersonsGrainGroup)购买三台位于田纳西州的谷物提升机,以支持泰森在田纳西州的家禽业务扩张。去年9月,泰森曾宣布计划投资8400万美元扩建和升级田纳西州的家禽加工厂,使其生产量翻番。泰森成立了一个名为当地谷物服务(LocalGrainServices,LGS)的项目,给那些为公司提供饲养鸡所需谷物的农民提供资源。
除了泰森,其他企业也在积极拓展有机鸡肉业务。仅次于泰森的美国第二大鸡肉加工企业Pilgrim's在2016年将一家加工厂改造成美国农业部认证的有机鸡肉工厂。去年又斥资3.5亿美元收购了一家销售有机鸡肉的公司GNP。2011年,美国农业及食品加工企业PerdueFarms收购了有机鸡肉生产商ColemanNatural。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河北畜牧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311-85282353;电子邮箱:trjg123@163.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