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畜牧网 > 牛羊
我国肉羊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国门时报 时间:2018-6-28 10:00:44 浏览:5645次

      羊肉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营养物质且绿色生态的优质畜产品,近年来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2001-2016年,我国羊肉消费总量从107.8万吨上升到207.6万吨,增长了92.6%,且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同期羊肉产量从271.8万吨增长到459.4万吨,增长了69.0%。但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的道路仍然任重道远。

      目前,我国羊肉产品供给的数量安全水平和质量安全水平亟待提高,肉羊产业发展“内忧重重”。牧区草地资源退化和环保政策影响了我国羊肉产品供给的“数量安全”,单纯靠无限扩大饲养规模或无限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羊肉消费需求的发展方式代价过高且不可持续。同时,我国肉羊产业的养殖规模化程度低,散养户众多且养殖方式粗放,饲养管理水平差异大,肉羊产业组织管理机制、肉羊良种等投入品机制以及疫病防疫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我国肉羊产业标准化程度低,威胁了我国羊肉产品供给的“质量安全”。并且,我国羊肉产品还存在同质性强、自主品牌少、羊肉产品相关标准仍低于国际水平等问题,所以在国内市场上,国产羊肉相比进口羊肉缺乏价格优势和品质优势。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美好生活的日益追求,消费者羊肉消费的数量需求和品质需求日益增长,我国羊肉的有效供给不足,羊肉供需缺口形势日益严峻。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尽管能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的资源,但我国羊肉产品国际竞争力弱,肉羊产业发展的“外患”压力日增。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羊肉消费市场和羊肉进口国,也是世界主要羊肉出口国竞争的重要“战场”。我国的羊肉进口来源相对较集中,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一直都是我国羊肉进口的第一大国和第二大国,2017年中国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进口的羊肉已达到全国羊肉进口总额的98%以上。2001-2017年期间,中国从新西兰的羊肉进口额从1582万美元上升至5.4亿美元,增长了33.1倍,但占中国羊肉进口总额的比例从80.1%下降至61.4%,下降了18.7%;而从澳大利亚的羊肉进口额则从393万美元增长到了3.2亿美元,增长了80.4倍,占中国羊肉进口总额的比例也从19.9%上升至36.8%,增长了16.9%。2018年1月1日,中澳两国根据自由贸易协定实施第四次降税,进一步增强了澳大利亚羊肉产品对我国的出口潜力和在我国羊肉市场的竞争优势。

       同时,在供给侧改革、乡村振兴政策的推动下,我国肉羊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提高农业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质量兴农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因此,肉羊产业的发展目标是既要满足我国居民增长的高品质消费需求,又要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并为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做贡献。所以,肉羊产业应提高其全要素生产率以突破资源瓶颈和环保政策的约束,积极调结构、转方式,实现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提高我国羊肉产品的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力,加快我国由养羊大国向养羊强国的转型。

       具体来看,“保数量、提品质、降成本”可以成为保障我国居民的羊肉消费需求得到“可持续”满足、提高我国羊肉产品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力的有效战略措施,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发展可以成为肉羊产业提质、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提升我国肉羊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水平、全要素生产效率以及品牌化发展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优化整个肉羊产业链,形成多方主体利益联接机制,不是仅靠一家或几家企业就能完成。从肉羊产业发展的相关利益主体来看,具体的战略措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角度。采纳国际先进技术、设备和标准,结合地方法规完善肉羊养殖加工标准法律体系和羊肉品牌发展政策保护支持法律体系;改革和健全执法机构设置,严密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技术推广机制,促进产学研合作机制发展等,保障和促进肉羊良种机制运行,养殖标准化、管理精细化、屠宰标准化发展,以及严格的检测制度和高效的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同时还应鼓励发展养殖废弃物有效处理和高效利用的循环养殖模式,降低养羊业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和疫病发生率等;扶持龙头企业、规模养殖户和肉羊行业协会的发展,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鼓励肉羊产业集群、肉羊生产优势区域等适度规模模式的发展。

       生产者角度。选择品质有保障、信息可追溯的投入品,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和严密的疫病防控,应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重视羊肉品质安全和品牌价值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提高自身标准化生产能力。企业生产者应注重塑造品牌文化,进行准确的品牌定位,加强品牌化建设;通过精细化管理经营模式以及运用加工销售技术等强化品牌效应和差异化程度,并创新品牌传播与品牌延伸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并做好品牌形象的维护。

       协会及地方组织角度。中国畜牧业协会及地方畜牧站等应充分发挥其桥梁作用,加强服务力度,拓展服务范围。例如发挥好企业与政府部门链接机制的作用,协助有关部门完善地方标准和法规、做好发展规划、技术推广以及生产和质量监管等;还应尽量为养殖户提供定期培训、市场信息等服务,为企业提供品牌宣传等服务。消费者协会应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和权益保护,减少羊肉消费市场的“柠檬市场”现象,发挥消费倒逼机制对提升畜产品质量的作用。

 
相关信息  
光明种公牛首登国际公牛排行榜 [2025-4-11]
2025年1-2月国内乳清类产品进口量同比增加35.4% [2025-4-1]
中国乳企出海三大问题待解 [2025-7-4]
2025年7月4日 全国最新羊价 [2025-7-4]
2025年7月4日全国育肥牛均价 [2025-7-4]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河北畜牧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311-85282353;电子邮箱:trjg123@163.com。

更多>>

信息速递

2025第四届河北8·18养猪技…

[详细]
让“小鸡蛋”撑起“大民生”擦亮河北…
2026中国(甘肃)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
邀请函 | 越南生猪产能缺口攀升至20…
京津冀蛋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熬过低…
太行鸡养殖技术培训与经验交流会成功…
超前点映!《揭秘2025第四届河北8·18…
破局·赋能·焕新—养猪管理技术生态…
别再“漂”啦!永诚育种诚邀您共赴202…
2025第五届新疆牧业展
@所有人 养猪人的光影大赏邀你来PK,…
破困局 启新程——2025第四届河北省8…
更多>>

政策发布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详细]
农业农村部批准88家公司生产的187种…
养猪人必看十二条措施!推进我省畜牧…
农业农村部印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农业农村部批准26家单位申报的8种兽…
内蒙古2025年奶牛性控冻精、奶羊冻精…
2025年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
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控兽药企业6家、…
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控兽药企业6家、…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强调 深入学…
2025年石家庄市委一号文件解读:进一…
80种农药进入我国禁限用农药清单
关于我们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畜牧网 电子邮件:trjg123@163.com 冀ICP备18009867号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华东路106-1号金领大厦2-1-1613 电话:0311-8528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