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畜牧网 > 家禽
全球不少国家都出现过“蛋荒”,中国鸡蛋为什么始终供应充足?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小琳 时间:2024-9-30 10:39:39 浏览:3999次
   蛋炒饭、番茄炒蛋、荷包蛋……鸡蛋是中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摄取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也是中国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重要一环。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鸡蛋生产国与消费国。有统计数字估算,中国人每年至少吃掉4000亿枚鸡蛋。在“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以及“种业振兴”的引领下,中国的蛋鸡行业不仅早已满足14亿多人的吃蛋需求,并且还让越来越多人吃上了国产品种蛋鸡下的“中国蛋”。
 
2014年-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蛋类消费量
 
  从“吃蛋难”到“全球最大生产国”
 
  在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当下,鸡蛋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食物了。但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畜产品供应总体不足,禽蛋产量不足100万吨。鸡蛋的稀缺也反映在一些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例如在《人世间》中,周秉昆因为失手打了几个鸡蛋,一家人懊悔难受。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蛋产业专家团团长武书庚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蛋产业从传统、简单的生产方式中“脱胎”,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进步,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立初期,以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户散养模式为主,我国蛋品供应总体不足;第二阶段,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国有或集体所有制的大中型机械化养鸡场(数万至数十万存栏)纷纷建立;第三阶段,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蛋产量稳步增长,生产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国营大型养鸡场出现倒闭潮,蛋产业再次进入“分散”态;第四阶段,21世纪初至今,中小户退出加速,大型养殖企业层出不穷,自主培育的高产蛋鸡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7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养殖技术的创新,我国禽蛋产业迅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82年我国禽蛋产量为281万吨,2023年增加到3563万吨,增长11.7倍。
  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世界蛋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鸡蛋生产国,产蛋量占全球总产量的三成以上,并且遥遥领先于美国、印度、墨西哥等产蛋大国以及欧盟。
 
  发展的关键:原种鸡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一个流传已久的问题。而对于中国的蛋鸡养殖业而言,发展的关键十分清晰:原种鸡。
  行业人士告诉记者,蛋鸡养殖的代际结构呈金字塔型,从原种鸡、曾祖代蛋种鸡、祖代蛋种鸡、父母代蛋种鸡、商品代蛋鸡到鸡蛋产品,是一个完整、系统的代次繁育流程。
  在全球市场,德国EW集团和荷兰汉德克集团是蛋鸡领域的巨头,它们对外销售祖代鸡,各国企业引进后再繁育出父母代和具备杂种优势的商品代蛋鸡,但处于金字塔顶尖的原种鸡则被这些企业牢牢攥在手里。
  位于北京的峪口禽业曾是全国最大的蛋鸡引种企业之一,如今是国产蛋鸡育种的主力军。峪口禽业副总经理、家禽研究院院长吴桂琴博士对记者表示,2008年以前,国内80%以上的高产蛋鸡依赖进口。这就意味着种源供应掌握在他人手中,不仅进口数量受限,进口时间得不到保障,还多次出现质量问题。“我们在1999年左右就下决心,要自主培育蛋鸡品种,不能再看别人脸色。”她说。
  经过十年努力,2009年4月,峪口禽业发布了自主培育的蛋鸡品种“京红1号”和“京粉1号”,“打破了长期以来祖代蛋鸡种源受制于人、完全依赖国外进口的格局”。
  此后,中国自己的蛋鸡品种越来越多,北农大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纷纷发布自主培育的蛋鸡品种。2020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打一场种业翻身仗”,更是推动蛋鸡等领域“种业振兴”的脚步。
  吴桂琴说,中国的蛋鸡育种技术已经从跟跑、并跑,到现在实现领跑。以“京粉6号”为例,产蛋量可实现700天下500枚蛋。将种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性在过去十几年中不断体现。2009年,进口品种海兰蛋鸡大面积暴发血管瘤,令许多养殖户损失惨重,还直接导致国内一家主要引种公司倒闭,但国产蛋鸡品种因为采取严格的疾病净化而没有出现同类问题;2016年前后,欧美多国爆发禽流感,导致蛋鸡引种面临困难,国产品种市场占有率快速增长。
 
  健康化、品牌化等趋势明显
 
  与生活水平发展同步,中国消费者对于鸡蛋的需求也从“吃够”到“吃好”转变。现在走进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可生食鸡蛋、无抗鸡蛋、富硒鸡蛋等等,丰富了人们选择的空间。
  凤集食品集团品牌负责人林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蛋品的科技含量突破主要包括蛋鸡养殖的产业化水平提升、鸡蛋生产及加工的技术改善,这些都让鸡蛋品质实现了较大幅度突破。比如可生食鸡蛋标准技术体系,不仅完善了对鸡蛋沙门氏菌的防控体系,并且开发出以益生菌、大豆、玉米、万寿菊提取物为原料的蛋鸡专用饲料,改善了鸡蛋口感、降低了腥味,让鸡蛋更安全、更好吃、更营养的同时,还实现了鲜鸡蛋抑菌储运保障、蛋制品加工特性改善等。
  近年来,全球不少国家都因禽流感等问题出现“蛋荒”,但中国鸡蛋始终供应充足,这也与中国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强制免疫政策与禽流感疫苗的研发推广相关。据报道,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化兰团队研发的多款禽流感疫苗在国内外累计应用数千亿羽份,为中国的蛋鸡养殖业提供了保障。
 
相关信息  
中美互征高额关税对养殖业的影响 [2025-4-21]
美国蛋荒有多严重? [2025-4-11]
H5N1禽流感:全球危机下,人类如何破局? [2025-3-21]
美国鸡蛋涨价延续至2025年 [2025-1-14]
春季使肉种鸡均匀度进步的方法 [2025-4-21]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河北畜牧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311-85282353;电子邮箱:trjg123@163.com。

更多>>

信息速递

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2025年…

[详细]
中国蛋鸡高质量发展(兰考)论坛首轮…
关于举办“2025中国反刍暨牧草产业发…
诚邀参会 | 6月成都,第十三届(2025)…
万众期待 重磅来袭|第二十二届(2025…
首轮邀请 | 2025第三届中国本土猪暨…
河北省农技协养猪专委会关于召开“第…
河北省生猪产业创新团队关于召开“第…
第九届南农猪业大会暨2025钟山猪业展…
2025年河北省鸽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成功…
10月相约济南!关于举办第40届(2025)…
首轮邀请 | 2025第三届中国本土猪暨…
更多>>

政策发布

农业农村部召开常务会议 审…

[详细]
政策“buff”叠满!“牧九条”赋能疏…
农业农村部发布: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家…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
湖南实施生猪屠宰加工能力提升工程
《发酵乳》新国标出炉,酸奶市场迎政…
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2025年“绿剑护粮…
国务院发布新政,养殖业要将面临重大…
奶业风口来了,农业农村部等三部门联…
湖北八部委联合出台“牛十条” 力促…
2025年中央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清单
湖北八部门联合出台“牛十条”,助力…
关于我们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畜牧网 电子邮件:trjg123@163.com 冀ICP备18009867号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华东路106-1号金领大厦2-1-1613 电话:0311-8528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