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备受关注的进口牛肉保障措施调查听证会在北京召开。
听证会人数庞大,来自巴西、阿根廷、乌拉圭、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国家的政府代表,出口商及其协会,中国国内进口商,国内牛肉生产企业、肉牛养殖场及本案申请人等75家利害关系方,共约180人参加了本次听证会。
听证会信息量巨大,牛羊视界选择其中四个方面的看点进行分析,带大家从更多的角度来解读这场听证会。
看点一、蹩脚的理由
欧盟和巴西、阿根廷等代表主要表达是将国内牛肉产业亏损原因归结于如非洲猪瘟疫情、消费需求变化、供应链中断等原因,并拉出WTO,希望中方避免贸易保护。说国内牛肉产能不足有几分道理,毕竟在2019年至2023年间国内牛肉消费量保持着较高的增速。
但拿非洲猪瘟和猪肉不足来说事就是纯纯搞笑了。经历过非瘟的阵痛,中国猪业以凤凰涅槃之势崛起,2023年猪肉产量超过5794万吨,已接近历史最高水平,近年来猪禽等产业哪个不是处于产能过剩状态?
说猪肉和蛋白质不足就是睁眼说瞎话,更何况现在已经是2025年了,还在拿六七年前的非洲猪瘟说话,是找不到更好的理由还是村里刚通网?建议欧盟和巴西代表多关注中国的新闻,关注《牛羊视界》平台,便于了解最新的专业产业资讯。
另外,说我们贸易保护更是无稽之谈,保障措施是WTO所允许的三种贸易救济措施之一。贸易救济措施是指,在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进口增加太快,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时候,可以实施的一种临时性的贸易限制措施。在肉牛产业面对巨大冲击、危在旦夕的时候,实施保障措施是我们的合理权利,符合WTO规则、程序正当的保障措施和贸易保护根本不是一回事,说贸易保护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看点二、“量很小,求放过”
智利、哥斯达黎加、乌拉圭、新西兰、山姆等则展示了一定的数据,均以对华出口牛肉占比较低为由,摆出“我们量很小,求放过”的姿态,请求将其排除在保障措施之外。
其中,智利表示出口份额长期低于1%,对中国出口量占比小且稳定;哥斯达黎加表示,调查期内哥斯达黎加牛肉产品占进口总额占比0.05%;山姆表示,冷鲜牛肉进口量低,占比小于2.5%,对国内市场份额影响小。此外,山姆还希望将鲜肉排除保障措施调查到位。
不难看出,各方势力求生欲都很强,都努力希望向中方表明:“这事不赖我,或者说我不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保障措施请将我排除在外”,大有死道友莫死贫道的味道。
看点三、律师天团神仙打架美国肉类出口协会聘请了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欧盟畜牧及贸易联盟、山姆聘请的是金杜律师事务所,巴西牛肉出口商协会、阿根廷牛肉推广研究所、乌拉圭国家肉类协会聘请的是卓纬律师事务所,澳大利亚方面聘请的是君合律师事务所,阿根廷公司COMPANIA CENTRAL PAMPEANA S.A.聘请了中伦律师事务所。
除了南美方面聘请的律所团队,竞天、君合、中伦、金杜四家均位列国内红圈所,红圈八所半壁江山悉数到场,称之为“神仙打架”也不过分。可以看得出,中国市场对他们的重要性——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是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放弃的超大蛋糕。
看点四、我们的态度:有理有据
北京博恒律师事务所代表10家畜牧业协会发言,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 驳斥山姆建议将冷鲜牛肉排除在外的提议;驳斥智利,哥斯达黎加等国以产量少为由请求将其本国生产的牛肉排除出保障措施调查单位的提议;
2、活牛养殖应纳入国内产业;
3、进口数量增长:符合“足够突然、重大、近期”的标准;
近5年全国进口牛肉量(牛羊视界制图)
4、严重损害与因果关系:进口增长是主因
·产量与销量抑制:进口量增速远超国内产量、销量增速,导致市场份额被挤压10%。
·价格与利润崩溃:进口牛肉长期低价(低于国产17%-25%),2023年后价格加速下跌,导致国内活牛与牛肉价格暴跌。
·养殖端2023年亏损141亿元,2024年上半年扩大至184亿元;屠宰端利润降幅超200%。
·行业可持续性受损:能繁母牛存栏量减少209万头,设备闲置率上升,投资收益率下降。
近5年全国牛存栏量(牛羊视界制图)
钱大妈鲜牛肉70元/2斤(拍摄时间2024年8月,地点广州)
5、非归因因素:进口增长是主因,其他因素不构成根本影响
(1)需求端驳斥:调查期内国内牛肉需求持续增长(2023年与2019年相比增长22.34%),不存在“需求疲软”问题。
(2)供给端驳斥:国内产量增速长期低于需求增速,进口增量才是供需失衡主因(2023年进口增幅超需求43%)。
(3)国内产业自身因素:产业固有劣势(如散户占比高、技术落后)早已存在,但调查期内通过政策与技术升级已部分改善,却仍无法阻止损害加剧,证明进口冲击是根本原因。
(4)成本与猪肉价格:成本上涨未直接导致利润暴跌(如2023年养殖成本增13%,利润却降121%);猪肉价格回升时牛肉价格仍暴跌22%,说明进口低价是主因。
(5)走私问题:应诉方未提供走私量真实数据或证据,无法证明其对损害的实质性影响。
结论:本案证据链完整,进口牛肉数量增长(足够突然、重大、近期)直接导致国内产业(含活牛养殖)遭受严重损害,且无非归因因素可合理解释损害程度。建议依据保障措施条例采取措施。
国内畜牧业代表山东畜牧业协会发言,总结有以下几点:
1.进口冲击严重:进口牛肉致国内肉牛产业经营效率暴跌,2024上半年亏损184亿元,70%养殖户亏损,大量母牛被淘汰。
2.产业根基受损:价格下跌致贷款养殖户资不抵债,严重影响行业生存;
3.紧急呼吁:请求商务部立即采取保障措施限制进口牛肉。
牛羊视界分析
尽管多个国家及企业说的“天花乱坠”,在中方肉协、畜牧业协会等列出的严重亏损金额及与进口牛肉大量进口强关联事实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从本次听证会双方发表内容而言,中国将来或将大概率采取关税、配额等措施,只是实施时间和措施强度的问题。
根据世贸组织数据,从1995年1月1日世贸组织成立到2024年12月底,55个世贸组织成员都曾发起保障措施调查,总数量达到437起,覆盖了包括农产品和非农产品在内的十八个大类产品。
我们的态度也非常坚决,从历史来看,我国仅发起过两次保障措施的调查,一次是针对钢铁,一次是针对食糖。所以,当我们开始针对进口牛肉发起保障措施的调查时,我们的态度也可见一斑。
而对于各个国家而言,谁的蛋糕被分走就成了最大的疑问。未来想继续占据中国市场,仅靠天花乱坠的口头表示是不够的,大家都懂得“不要听他说什么,要看他做什么”,我们常说朋友来了有美酒,我们也更喜欢和朋友做生意。
但是,客观地讲,保障措施只是一项临时性贸易限制措施。着眼长远,我国肉牛产业必须自强自立,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未来,我们也要继续推进规模化养殖发展,从而实现降本增效,提高我国肉牛产业国际竞争力。打铁还需自身硬,靠保护发展不出强大的产业,具备核心竞争力才不会被卡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