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将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84%关税,这一举措旨在表明中方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立场,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稳定。
回顾过往,早在3月4日,中国便已宣布对美国的猪肉等711项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而此次加征是在现行税率基础上继续加征34%,这意味着今年以来,中国对美国猪肉加征的关税累计已高达94%。
2024年我国猪肉进口量为107万吨,同比下降30.97%,其中从美国进口的猪肉为10万吨,占比约9.3%。加税后,美国猪肉价格竞争力下降,促使巴西、欧盟等替代国猪肉进口量显著增加。不过,由于我国猪肉自给率超过95%,国际市场对国内猪肉价格的直接影响相对有限,主要是通过饲料原料价格波动来传导影响。此外,关税加征导致美国大豆、玉米等进口成本高于巴西,企业因此转向南美采购,但鉴于巴西等国供应弹性有限,短期内可能会推高大豆、玉米等原料价格。
若饲料原料价格攀升将会使生猪养殖成本大幅上升,鉴于饲料成本在养殖总成本中占比较高,养殖户为缓解成本压力或会采取减少补栏等措施,然而挺价心态又对生猪价格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在此情形下,生猪市场供应与价格或将出现波动,后续政策调控与行业整合趋势值得关注。
关税政策的调整,犹如一股强大的推动力,迫使国内畜牧业加速向高效、低依赖模式转型。头部企业凭借其强大的实力,通过套期保值策略和生物育种技术的突破,有效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相比之下,中小养殖户则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压力,不得不加速退出市场。
综上所述,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举动,虽然给中国猪肉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中国通过一系列反制措施和自身的市场调节机制,不仅有效维护了自身利益,还推动了国内畜牧业的升级。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下,中国猪肉市场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适应能力,未来有望在稳定中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