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国家发布了《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GB18596—2001)标准,距今已有20多年。而后来的2015年《环境保护法》也已实施了近10年,随着环保力度加大,一批养殖场被搬迁或关停。
以养猪业为例,过去几年在非瘟等冲击下发生巨变,规模化养殖成为主要趋势。于是,不少省市都开始探索制定地方《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除了走在前列的山东、浙江、上海,2024年广东也修订并实施了地方新标,而江苏、安徽、四川、福建等省份也相继开展了新标的制修订。
对比国标,地方标准会对环保要求更细、更严,也会更与时俱进,或许会让养殖端面临更大的环保压力。与此同时,今年以来部分规模猪企仍有环保罚单……
沿海地区和养猪大省,率先拟定地方新标
2022年,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 年)>的通知》(环土壤〔2022〕8 号),要求“制修订畜禽养殖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
在具体落实方面,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沿海地区走在了前列。如已经实施地方标准的山东、广东、上海、浙江等地,以及开展新标制修订的江苏、福建两地,都位于沿海。
地方标准统计表
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对于环保的认知和要求也更高。比如上海早在2018年就首次发布新标准,并于2023年起在进行新的修订。
此外,正拟定新标的四川,是畜牧业总产值全国第一、生猪年出栏量全国第一的省份。
而像湖南这种同样是养殖大省,虽然还在执行国标,但省农业农村厅也于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面提升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水平。
目前看来,全国对于养殖业的环境保护,只会更加重视,这也契合了各地新标出台的背景和具体执行细则。那么,新标到底严在哪里?
更严更细:会增加哪些新限值?
正如福建在新标编制说明中提到:国标污染控制指标数量和指标限值均较为宽松,已不能满足当前行业发展及环境保护工作的最新要求。
再比如四川,直接提到了非洲猪瘟带来污染形势变化:规模化养殖成为生猪养殖行业的主要趋势,粪污产生量的分布有所变化,局部区域粪污的产生量增加,治理压力增大,亟需加强对负荷高、产量大的生猪养殖场的污染排放的控制。
那么,为应对新的环保要求,这些地方环保新标体现出了哪些新趋势?
其一是适用范围更广、等级划分更细。如广东刚出台的新标,将适用范围统一为年出栏生猪≥500头,而国标适用规模标准为猪存栏≥500头(25KG以上);同时广东、四川等地开始准分一、二级排放限值,各级指标排放限值均相较国标收严。如四川将岷江、沱江流域区域划分为畜禽养殖废水排放一级区域,全省其余地区为畜禽养殖废水排放二级区域。
其二是会增加新的污染物控制指标。如福建、广东等地,都表明会在国标原规定的7项水污染物指标外,在新的排放标准中增加总氮、总铜、总锌等控制指标。而四川在这3项外,还增加“pH”控制指标。
其三是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不再区分冬夏两季,统一为一项指标。这一点在广东、四川等地的新标中都有明确规定,全年的猪的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都将统一为1.2(m3/百头·天)。
毫无疑问,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让养殖户和猪企在环保方面都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与资金。
多家猪企仍“逃不过”环保罚单
今年以来,多家猪企巨头也还是“逃不过”环保罚单。
如牧原股份控股公司宜春牧原,因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被罚款17.65万元。
温氏股份,7月至10月旗下子公司因为环保违规被出具5张罚单。还有一些屡屡被罚,如温氏股份子公司启东温氏畜牧有限公司,今年3月刚被环保部门处罚;今年10月,其将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畜禽养殖废弃物直接向环境排放,再度被罚。
新希望在2024年半年报中披露,今年1-6月份各子公司因环保问题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一共有7起。下半年来,也收到几个环保罚款,其中有单场最高55万元的重罚。
近期因环保被罚的还有立华股份,旗下控股公司扬州市兴华牧业在9月19日、9月29日被扬州市生态环境局共开出5张罚单,合计被罚64.35万元。
目前来看,多家猪企在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不一,但整体都不算高。如温氏股份,2023年及今年上半年,环境治理投入分别为6.23亿元、2.69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0.70%、0.59%。
随着各地新标的进一步落实落细,集团猪企的环保投入或许也将面临一定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