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奶行业现状与中长期增长逻辑
行业现状:2015 - 近两年,行业量增相对平稳或停滞,与新生儿人口数量有关;2015 - 2022年行业价值正增长,由消费升级拉动产品迭代和价格提升,但过去两年行业价值进入负增长,受外部宏观环境和原奶价格下降影响。
中长期增长逻辑 - 区域不平衡:城乡差异方面,农村居民消费边际倾向强,未来收入提升后人均消费力有较大提升潜力;区域间南多北少,北方因历史和养牛因素人均消费高,随着低温冷链基础设施完善,南方经济发达省份消费潜力大。非液奶品类应用场景也会随饮食习惯转变增加。
中长期增长逻辑 - 代际消费习惯:尽管新生儿人口有下行压力,但代际间消费习惯增强,当代年轻人有更多咖啡、饮品、奶茶等消费习惯,会支撑行业长期消费量。
02原奶的重要性
成本占比高:原奶在各类乳制品生产成本中占比接近一半,是产业链价值分配的锚点。
价格反馈及时:由于乳制品终端产品同质化、品牌溢价率相对不高,原奶价格波动时,终端价格反馈及时,受单一原材料波动影响比方便食品、啤酒、调味品等品类大,且乳制品的CPI和PPI数据联动及时、同向。
03原奶周期
周期特性:奶牛全周期6 - 7年,前两年从牛犊到泌乳成熟,此后4 - 5年以一年为循环产奶,这使得原奶周期相对漫长,供给增加后惯性出量时间长,过去三年出清缓慢。
传导范式:奶价高低决定牧场盈亏,牧场盈亏反作用于产能增减,产能增减再影响奶价。但奶价受饲料成本、人工等外部成本影响,牧场盈亏也受政策、资本等因素影响,产能增减对奶价的影响还涉及需求、进出口等宏观因素。
产业周期时钟:行业一般先经历加速上行周期,后过渡到加速下行,周期顶部较尖,底部较平缓。当前从价格、饲料成本趋势、进出口边际趋势和投资端热度看,符合触底均衡的左侧。
04行业供需与周期位置
长期发展历程:过去30年,奶行业经历平稳起步、散养爆发、产品品质重整、散养户退出和行业规模化集中度提升等阶段。
季节性波动:奶价和乳制品消费与节庆节点和季节性关联强,中秋国庆到次年春节是常温乳制品旺季,奶价与消费量基本同步,供需均衡时,奶价7、8月开始上涨,年末到次年春节达高点后回落。
国际进口情况:上一轮周期有进口拉动因素,本轮周期主要是20年后投资过热、产能过剩致价格下跌,24年后国内外价格变化与国内生鲜乳价格下跌关联大,国际大包粉进口量逐年递减。若25年存栏量下降、需求企稳,供需有望达均衡甚至需求反超。
05牧业投资分析
股价与奶价关联:牧业股价与奶价关联性强且时间同步,但股价波动弹性更大,牧业业绩弹性也远高于奶价弹性,这与牧业会计准则中对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核算有关。
估值情况:当前以净资产PB看,牧业处于周期相对底部平稳运行状态,周期高点PB大多超1.5倍甚至两倍以上,当前PB大多在0.6、0.7,向上保守估计接近一倍。
06奶业投资分析
股价东方财富网奶价关系:奶业股价与奶价关系不如牧业同步,长周期看更多与行业成长性和公司业务拓展有关,奶价下行期净利润可能受损,包括资产减值和行业竞争加剧致费用超支。
投资机会与逻辑:今年牧业相关资产减值压力减弱,行业从供给过剩到供需均衡,价格战得到遏制,促销费用有望收缩,大型赛会少使广宣支出易控制,国内主要公司制定盈利改善目标,二季度后业绩压力有望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