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畜牧网 > 生猪
发病率很高!育肥猪发生猪痢疾,该怎么办?
来源:猪好多网 时间:2025-4-2 9:27:05 浏览:3032次

猪痢疾是由猪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猪特有的肠道传染病,又叫血痢、黑痢或粘液出血性下痢。临床上以消瘦、腹泻、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为特征。剖检特征为大肠粘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纤维素性、坏死性结肠和盲肠炎。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发病率很高。


  因此,本病一旦传入,大面积流行,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发病情况 

    某养猪场饲养的900头育肥猪开始零星发病,发病日龄多在70天-120天左右。以腹泻、血便、减食、体温升高,开始1天死亡2头-4头,有的突然死亡。时值秋雨连绵,连续降雨10多天。这批猪是10天前从1公里外的舍迁到这个大舍的,900头猪养在没有小区的大舍内,通风不良,一年前养过育肥猪。舍的前后均堆积粪便和垃圾。后经调查,以前此舍养猪,发生过类似疾病。


  临床症状   

    本病的主要症状是轻重不同程度的腹泻。最急性病例,个别的无症状而突然死亡。多数表现食欲减少或不食,剧烈下痢,粪便开始常呈黄灰色软便,随即变为水泻,内有粘液和带有血液或血块,随病情的发展,粪便混有脱落的粘膜或纤维素渗出物碎片,其味腥臭。此时病猪精神沉郁,肛门松弛,排便失禁,腹围紧缩,弓腰腹痛,眼球下陷,呈高度脱水状态,全身战栗,往往在抽搐状态下死亡。


  急性病例多见于流行的初、中期。初期排出黄色至灰色的软便,病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渴欲增加,体温升高到40.0℃-40.5℃,当持续下痢时,可见粪便中混有粘液、血液及纤维素碎片,使粪便呈油胎样或胶冻状,呈棕色、红色或黑色。病猪弓背吊腹、脱水、消瘦、虚弱而死亡。幸存者转为慢性。病猪表现时轻时重的粘液性出血性下痢,粪便呈黑色(黑痢),食欲正常或减少,进行性消瘦,贫血,生长发育受阻,有的呈恶病质状态。部分康复猪经一定时间还可复发。


  剖检   

  变化急性病死亡的猪营养状态较好,可见卡他性或出血性肠炎,结肠及盲肠粘膜肿胀、出血,肠内容物稀薄,其中混有粘液、血液,呈酱色或咖啡色,直肠粘膜增厚,严重的见有出血点。病程稍长的显著消瘦,被毛被粪便污染。病变主要在大肠(结肠、盲肠),大肠壁和大肠系膜充血、水肿。有的出现粘液性出血性炎症或出血性纤维素性炎症,表层粘膜坏死,形成灰色或黄色粘液纤维蛋白伪膜,呈麸皮样,剥去伪膜可见有浅的糜乱面。有的分布整个大肠或侵害部分肠段。肠内容物混有粘液和脱落的组织碎片。膜系膜淋巴结肿胀,切面多汁,胃底幽门部红肿或出血。心、肺、肝、脾无明显眼观变化。


  诊断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从略),综合诊断为猪痢疾。


  防治措施  

    治疗挑选病猪,凡出现症状、腹泻不食者,肌肉注射痢菌净,按5毫克/千克体重1次,每日2次,连用3天-5天。在饲料中加入氟苯尼考,按200克/吨饲料,连用7天,如有条件,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维生素C、K3,有利于病猪的康复。对假定健康群,全部用药物预防,每吨饲料加痢菌净50克,连用5天,再用氟苯尼考,每吨饲料加100克,连用7天。


  预防    

     目前本病尚无菌苗。在饲料中添加药物,虽可控制本病发生,减少死亡,起到短期的预防作用,但不能彻底消灭。彻底消灭本病主要是采取综合防疫措施。严禁从疫区引进种猪,必须引进种猪时,要严格隔离检疫一个月;在无本病的地区或猪场引进。一旦发生本病,最好全群淘汰,对猪场彻底清扫和消毒,并空圈2个月-3个月,经严格检疫后,确认无此病方能再养猪。


  猪群一旦感染此病,必须早诊断,早用药物治疗和预防,对用具、猪舍、环境要彻底消毒,处理好污染的垫草及粪便;发病时正值9月初,连续降雨,舍内潮湿,气温下降,舍内通风不良,又赶上迁舍,诸多应激因素,促使猪群发病;该病虽然不同年龄、品种的猪均易感,但此次发病只限于2月龄-4月龄的猪,其他猪场未见有感染。


 
相关信息  
猪圆环病毒病流行现状及对养猪生产的影响 [2025-4-3]
国家统计局:2025年2月上旬生猪价格环比下跌3.8% [2025-2-17]
春季养好母猪的重要性,你都知道吗? [2025-4-3]
春季猪群应激和疾病高发,该如何避免? [2025-4-3]
3月豆粕下跌超600元/吨!双胞胎、正虹等饲料降价200元/吨...... [2025-4-3]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河北畜牧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311-85282353;电子邮箱:trjg123@163.com。

更多>>

信息速递

第四届(2025)河北省地方鸡产…

[详细]
第九届南农猪业大会暨2025钟山猪业展…
关于召开“第六届2025河北省猪病防控…
2025年河北省鸽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成功…
10月相约济南!关于举办第40届(2025)…
更多>>

政策发布

农业农村部召开常务会议 审…

[详细]
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2025年“绿剑护粮…
国务院发布新政,养殖业要将面临重大…
奶业风口来了,农业农村部等三部门联…
湖北八部委联合出台“牛十条” 力促…
关于我们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畜牧网 电子邮件:trjg123@163.com 冀ICP备18009867号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华东路106-1号金领大厦2-1-1613 电话:0311-85282353